烟台市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政府部署要求,全面启动海绵城市建设,2016年完成建设任务10平方公里。2017年烟台市将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年内每个县市至少建成一个示范区,确保完成上级分解的海绵城市建设任务,其中市区完成12.75平方公里。重点突出三个方面:
推进海绵型道路设施建设。从今年开始利用2年时间,对老城区老旧小区的道路、道板及附属设施全部更新改造。其中2017年投资2408万元对烟台山、民生、新海洋三个社区11万平方米沥青路面和2.2万平方米人行道等进行提升改造,改造过程中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增加渗透铺装面积,采用嵌草路面、草皮砖和透水性沥青等渗透设施,加大雨水就地入渗量,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变快速汇水为分散就地吸水,提高道路对雨水的渗滞能力。
推进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 对市区各大立交桥桥体、隧道墙体进行垂直绿化,在市区部分区域进行屋顶绿化,减少雨水径流总量;因地制宜采用微地形、植草沟、小型人工湿地、湿塘等分散式消纳与集中式调蓄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对22万平方米的烟大海滨公园进行提升改造,沿滨海路打造一条18公里长、3.5米宽的贯通式慢性绿道,在滨海路、观海路更换草坪24.5万平方米,园路、停车场全部采用透水材料,为周边区域雨水径流提供滞蓄、净化空间。
推进海绵型水系生态建设。结合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开展河道截污清淤治理,并通过建设下凹式绿地、生态缓坡、河套湿地公园等措施,改善河道水质,增加河道渗漏调蓄能力,提升河道水体景观;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中水回用工程,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的中水直接用于城区绿化灌溉与补充河道水系;全面实施老城区雨污分流和易涝易积水点位排水设施改造、河道及截流口清淤维修等工程,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促进城市良性水文循环。( 刘平